孙志强副局长在全市水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1-04-02 发布机构:市水务局 字体:[大 中 小]
体裁分类:领导活动、会议讲话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文号: 索引号138/2011-104907
加强领导 健全机制 强化措施
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和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孙志强
(2011年4月2日)
2011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实施水利“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2011年防汛抗旱和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市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和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一、早部署 早准备 早落实 全力做好2011年防汛抗旱工作
我们要按照国家、省今年对防汛抗旱工作的安排部署,立足一个“早”字,突出一个“防”字,未雨绸缪,切实做好防汛抗旱准备工作,确保万无一失。结合我市实际,要重点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㈠积极主动,做好今年抗旱工作
十年九旱是我市的基本市情。我市旱情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一是降水明显偏少。自去冬以来,我市降水持续偏少,2010年11月-2011年4月1日,全市平均降水量仅为4.3毫米,比常年同期少八成多。我市除青龙出现6.5毫米的降水外,其他县区自10月19日以来均无有效降水,无水日达165天,各地土壤含水率下降。目前全市大中型水库可用水量6.74亿立方米(包括桃林口水库),占兴利库容的72.5%;全市浅层地下水水位下降2.56 米。二是农田受旱面积大。截止到2011年4月1日统计,全市受旱面积279万亩,其中小麦18.53万亩,白地260.47万亩;果树受旱面积23.47万亩。三是农村人畜饮水已呈现出趋于紧张的局面。随着旱情的发展,我市北部山区及长城沿线乡村已经出现临时性用水困难,目前因旱造成饮水困难人口11.24万人;如果持续干旱,人饮困难人数将会增加,春季抗旱形势将非常严峻。因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密切关注旱情发展。要密切关注并及时掌握当前旱情及发展趋势,提早预测预报,印发相关信息简报,为各级领导指挥抗旱和春耕备耕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并适时组织开展春灌,指导农民主动抗旱,科学抗旱,努力把干旱缺水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二是认真解决好群众临时性饮水困难。各县区要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群众饮水困难放在首要位置,尤其要做好关键期和敏感期的人饮解困工作,对已经和可能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的地区,要进行调查登记,摸清饮水困难群众的底数,并根据饮水困难程度,提前制订相应措施。必要时组织抗旱服务站、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为旱区群众拉水送水,确保旱区群众不因饮水出现大的问题。
三是因地制宜地搞好抗旱工程建设。各县区要结合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因地制宜增建各种抗旱应急设施,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北部山区、长城沿线要以国家雨水集蓄利用项目建设为龙头,带动广大农民因地制宜建设小水窖、小水池、小沟渠、小坝塘、小排灌站等“五小水利工程”。同时要对现有小水库、塘坝、水池等蓄水工程进行清淤扩容、整修配套,提高蓄水能力;对老化失修的机井、泵站和灌溉设施抓紧修复配套,提高提水、引水能力。
四是科学调度好现有抗旱水源。各县区要统筹安排城乡用水、工农业用水,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优先利用地上水,合理开发地下水。灌区要结合现有水源和受旱情况加强用水管理,提早谋划,协调水量分配,制定科学合理的放水计划。
㈡突出重点,未雨绸缪,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全力做好今年防汛工作。我市距“94.7”滦河大水已经过去17年了,从水文规律上讲,“久旱之后必有大涝”,洪水间隔时间越长,发生洪水的几率越大。国家防总反复提醒我们,海河流域已多年没有发生大水,发生流域性洪水的几率在上升。对于今年的防汛工作,我们必须保持高度清醒,切不可麻痹大意。我们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坚持预防为主,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全面做好迎战大洪水的各项准备。为确保我市安全度汛,今年我们必须扎扎实实抓好以下措施的落实:
1.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种防汛责任制。制订和落实责任制是防汛抗旱工作的核心,也是战胜洪涝、台风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重要保证。将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岗位责任制这“五制”的建立,向下延伸到乡(镇)、到工程、到具体单位(部门)、到具体个人岗位,确保防汛工作职责得以履行。把责任制落实贯穿到防汛工作的全过程,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县区防办要提前向防汛抗旱责任人提供所包防洪工程的概要情况,并及时提醒防汛责任人上岗到位,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要及时安排部署,明确部门责任。
2.逐步完善防汛预案,掌握安全防范的主动权。制定科学完善的防洪预案,是确保防洪安全、争取指挥决策主动权的重要保证。要按照我市防汛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对各项预案来一次全面的、具体的回头看,找出漏洞和不足,本着提高操作性、科学性,与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和工程现状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好修订完善,把防汛指挥、通讯联络、群众转移、物资调拨、卫生防疫等措施,落实到防汛抢险的每一个环节,做到随时启动,临危不乱。需要强调的是,要特别重视重点部位、问题地段和薄弱环节防汛预案的制定,对出险怎么抢,队伍怎么上,物资怎么运,通信供电怎么保障,群众转移怎么解决等环节都要安排妥当,确保大灾到来时,临阵不乱,有条不紊。还要切实落实行业防汛预案,特别是电力、铁路、公路等重点行业和重点工矿企业要搞好预案的制订。
3.切实搞好汛前检查。各县区要抓住汛前有限的时间,组织力量对水库、河道、涵闸、泵站等主要防洪除涝工程及设施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分析,限期处理;对一时难以处理的险工隐患,要制定安全度汛措施,落实责任,做到主动防范。发现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力争把问题解决在汛期到来之前。
4.加快度汛工程建设。对目前在建的应急度汛工程,要保证资金投入,加快施工进度,力争在主汛期到来前完成任务。对于汛前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研究处理办法,积极筹措资金,在大汛前予以解决。对一时处理不了的,要落实应急安全度汛预案和措施,一旦发生险情,及时组织力量抢险。
5.抓好河道清淤清障。目前,我市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乱占乱堵行洪排水河道的现象,加上河道淤积,部分河道的防洪除涝能力不断降低的状况,各县区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河道清淤清障工作抓紧抓好,逐步恢复和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特别是对滦河、青龙河、石河三条大中型河道内影响行洪的树木、建筑物等行洪障碍物,各有关县区一定要按属地管理的原则,认真排查,要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责令设障者限期清除。对有障不清,甚至又设新障、影响防洪安全、造成损失的,要坚决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6. 进一步抓好抢险队伍和防汛物资、通讯设备管理。落实好抢险队伍和搞好防汛物资的筹集储备,是夺取抗洪抢险全面胜利的重要保证。各县区要从实战要求出发,落实专业抢险队、巡逻队和民兵队伍,以备急需。同时,要明确防守堤防的具体任务,并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实战水平和抢大险的能力。各级防汛部门要根据我市抗洪抢险的实际需要,抓紧制定和落实防汛物资储备计划,使之及早到位。重点险工险段、病险水库的抢险物资要定点存放在现场,以备抢险急需。防汛通讯设备要早安装、早调试、早检查、早维修,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做到通讯畅通。
7.积极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和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确保水库安全度汛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各水库管理单位一定要加强对水库的安全检查,消除一切安全隐患;要落实水库安全度汛预案、抢险队伍、抢险物料和应急通讯设施;汛期要按照上级批准的调度运用计划精心调度,加强值班,密切监测水库运行状况。特别是小型水库,各有关县区一定要加强管理,落实责任,使每座小型水库都要做到“五有”,即有责任人、有值班人、有通讯设施、有管理房、有可靠预警和转移方案,保证暴雨洪水发生时有人看守,出现险情时能及时排除,出现最不利情况时能及时通知下游群众安全转移。今年我市在建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较多,对这些工程要督促各建设管理单位进一步完善抢险预案,落实安全度汛措施,确保万无一失。防御山洪灾害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各县区防办要和国土部门密切配合,切实担负起组织和综合协调职责,加强检查和指导,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8.切实抓好城镇和行业防汛工作。全市有防汛任务的城镇都要认真制定、完善城镇防洪预案,增加防洪投入,加快防洪排水设施建设。发生洪水时要及时组织抢排,确保城镇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要高度重视行业防汛工作,各县区防办要督导矿业、交通、通信、电力等行业主管部门及早研究部署,落实防汛责任,检查防汛准备情况,督促解决影响行业防汛安全的问题。地处山丘地区和防洪险要地段上的工矿企业及学校要制定防汛预案,建立健全防汛组织,制定落实防汛措施,加强防汛力量,严防因暴雨洪水造成矿毁人亡的事故发生。
二、深化认识,强化基础,实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三个转变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工程管理工作还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要实现工程管理工作从传统管理向依法管理的转变。近几年,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河道采砂、河道、水库的岸线、水面开发利用等涉河涉水项目和水利社会事务逐渐增多,给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在管理方式和管理思路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不符合依法行政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已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我们要从过去主要对水利行业内部的管理转变到全社会水事活动的管理,从过去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技术手段管理转变到依靠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上来,以法律手段管理社会水事活动,以法律规范管理行为,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行政、依法治水。二是要实现工程管理工作从弱势管理向强势管理的转变。水利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与同样为基础设施行业的交通、电力等强势行业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整体行业的社会地位不高、权威性不强,政令不通、令行不能禁止的现象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同时还缺乏规范性、制度性和高效率的自身管理制度。另外,对一些法律、法规赋予我们的职能、权力和资源没能充分利用起来,也是我们行业弱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从依法管理、制度管理入手,用足用好我们的政策和资源,管理好我们的水网、河网,以强化管理树权威,以强化服务树形象,实现从弱势管理向强势管理的转变。三是要实现工程管理工作从分散管理向系统管理的转变。由于历史原因和延续多年的体制下的惯性,我市大部分水利部门和水管单位整体合力不强,工作范围较为局限,上下、左右之间沟通联络较少,协调的也不够。部分单位内部条块分割明显,相互间的交流很少,资源整合的也不够,是典型的分散式管理模式,这对于工程管理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要采取措施,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加强沟通和交流,整体联动、上下联动,实现工程管理工作从分散管理向系统管理的转变。要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着力抓好水利工程的管理。一要高度重视工程安全。近年来,全国先后发生了新疆小海子水库溃坝、海南万宁水库溃坝、广西卡马水库基底击穿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威胁和损失,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各县区要从这些事故中吸取深刻教训,进一步加强管理,确保工程安全。二要切实强化管理措施。要落实工程观测、检测、巡查、安全鉴定等制度,落实维修养护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控制运用办法,对水工程附属的危桥要及时限载、限行,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三要突出抓好河道管理。要严格涉河项目的审查审批,加强建设期的管理,督促防洪影响处理工程及时实施到位。加大河道的巡查力度,认真查处侵占、侵害河道行为。
二要着力抓好工程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各县区和市属水管单位要下大力气抓好工程管理规范化建设,认真开展工程管理考核上等级活动,制定规范化建设规划,积极发现和培养典型,要在扎实搞好工程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推行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规范化管理的高级阶段,是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量化细化,其管理程序更为严格,标准更为精准,方法更为科学。
三要着力深化水管体制改革。各县区结合“七查七看”回头看活动,采取切实整改措施。要突出抓好“两费”的落实,千方百计增加“两费”的财政预算比例和到位比例。
四要着力抓好管理队伍建设。各县区要积极实施人才兴水战略,建设高素质水利管理人才队伍,坚持党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操作技能人才四支队伍一起抓。要采取有力措施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大力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努力培养一支素质优良、满足本地区水利管理需要的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