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季种植 适时上市 效益翻番――昌黎县马坨店乡农民“耕”地有道增收有招

发布时间:2012-05-22       发布机构: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       字体:[  ]

体裁分类:工作部署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文号:       索引号165/2012-102712

  提起地膜、大棚,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花生、黄瓜、西红柿等带来的高效益,而在马坨店乡,地膜、大棚却被广泛应用在土豆、甘蓝、甜玉米这些普通的农作物上。这会给当地农业带来怎么样的变化,给当地农民增加多少的效益?带着这样的疑问,近日记者来到马坨店乡。
  说明来意后,乡工作人员向记者推荐了该乡施各庄东村。据介绍,施各庄东村有20余年种植传统作物的历史,甜玉米、马铃薯、甘蓝等是当地发展的主要农作物,近年来该村对于地膜、大棚的应用在马坨店全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目前,全村4500亩耕地基本全部使用了地膜或大棚。
  在去往施各庄东村的路上,记者见到,路两旁的农田几乎全部被各种地膜、大棚覆盖。在阳光的照耀下,田地里的塑料反射着刺眼的白光,带给记者极为强烈的视觉冲击。陪同记者采访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这银装素裹的样子,像不像冬天的雪景?这些人造,可是咱们农民收入的保障。
  在施各庄东村村北的地头,记者遇到了正在地里干活的李秀文大姐。通过攀谈得知,她家的7亩农田今年种了2亩大棚土豆、4亩地膜土豆、1亩大棚甘蓝。记者看到,大棚内土豆和甘蓝长势强健,棚外的地膜土豆也已经发芽。李秀文告诉记者,她家蒙大棚的地一年能熟三茬,一茬早甘蓝或者土豆、一茬甜玉米、一茬蔬菜,运用的是两菜一粮的种植模式;使用地膜的地是一年两熟,一茬土豆一茬甜玉米,运用的是一粮一菜的种植模式。蒙地膜一亩地一年能收入6000多元,蒙大棚的收入更高,能达到1万多。要是以往的裸地种植能收入3000块钱就不错了。李秀文笑着说。

  栽种品种不变,只是多熟一茬庄稼,就带来成倍的效益。李秀文指着地里的土豆介绍说:大棚里的土豆一般在春节过后种植,到6月上旬能够上市,比普通裸地土豆上市时间早一个月;之后撤掉大棚种上甜玉米,8月底成熟上市,比裸地种植的甜玉米上市时间晚了一个月;最后再种上一茬蔬菜,一般到11月成熟,比起裸地菜又能晚上一个月。这样每茬庄稼的上市时间都能和裸地种的庄稼错开。别小看这一早一晚的一个月,去年夏天大棚土豆的收购价比一般的要贵一倍,一亩地就能多卖2000元钱。一年下来,效益也就出来了
  李秀文介绍,近年来,随着当地水、电等农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农业发展环境得到了改善,加上乡政府的技术扶持,该村的地膜、大棚种植得以迅速兴起。仅去年一年,大棚的种植面积就从原来的20余亩,迅速发展到的300余亩,并全部采用了两菜一粮两粮一菜的一年三熟种植模式;传统的裸地种植模式也全部被舍弃,通过应用地膜技术,实行了粮菜结合的一年两熟种植模式。土豆、甜玉米、甘蓝等作物的错时种植、错时上市,土地使用率的提高,让当地农民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马坨店乡已经全面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的种植模式向高效科学的现代农业种植模式的转变。目前全乡发展温室大棚1.5万亩,地膜种植近6万亩,涵盖土豆、甜玉米、草莓、黄瓜、西红柿、油桃等10余种农作物,年创产值2.1亿元,助农增收6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