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全市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8-07-05 发布机构:市政府办公室 字体:[大 中 小]
体裁分类:规范性文件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文号:秦政办字〔2018〕92号 索引号58/2018-151157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北戴河新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
《关于推进全市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6月27日
关于推进全市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市绿色建筑呈现出蓬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按照市委、市政府“四市战略”的要求,为加快推进我市绿色建筑产业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转型发展,实现发展方式、生产消费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绿色建筑产业升级版,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四市战略”“建设新时代沿海强市、美丽港城和国际化城市”为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按照“做大总量、引进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思路,以工程项目带动技术创新应用,以技术创新应用推动产业发展,以提升标准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我市绿色建筑发展水平,推动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加快发展,将绿色发展理念延伸至建筑全领域、全过程及全产业链。
二、发展目标
(一)绿色生产。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推动绿色建材生产企业向园区化、集团化、专业化发展,基本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全市绿色建筑产业实现与绿色建筑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和产业水平。
(二)绿色建设。全面提升建筑全过程绿色化水平,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30%以上。大力推广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开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建筑应用,到2020年,全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65%以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稳步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全市行政区域内新建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项目、单体5000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全部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商品住宅项目应按年度下达的目标比例建设装配式建筑;到2022年,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戴河新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60%以上,海港区、抚宁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40%以上,昌黎县、卢龙县、青龙满族自治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以上;到2025年,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60%以上。新型建材在建设工程平均使用率达到80%以上。
(三)绿色消费和运营。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通过宣传和激励等手段,实现绿色消费。推广绿色物业管理模式,提升社区绿色服务功能,实现绿色建筑绿色运营。
三、重点工作
(一)培育龙头企业。
1.推动产业向园区化发展。加快建设以秦皇岛和信基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兴龙建筑有限公司装配式部品部件生产基地、精工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PSC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秦皇岛阿尔法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基地、卢龙县装配式产业园区为龙头的五大绿色建材产业园区。大力推进秦皇岛泰莱星河环保集成房有限公司环保集成房、耀华在线LOW-E节能玻璃智能制造技改、秦皇岛红旗管业有限公司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秦皇岛奥佳新型建材制造有限公司凝胶材料及其制品生产项目和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装配式建筑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以项目带动技术创新,实现绿色技术在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上的广泛应用,全面推动我市绿色建筑产业的集聚式发展。
2.推动企业向集团化发展。制定培育发展建筑业龙头企业实施计划,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在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中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增长较快、创新及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资质升级、增项和重组分立、成立子公司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引导施工总承包企业在做好主业的同时,向勘察设计、房地产开发、新型建材等方向多元化经营发展,做强做优;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兼并重组、股权置换、内外联盟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形成创新能量和竞争优势,打造“秦皇岛建造”品牌。
3.推动企业向专业化发展。引导建材生产企业向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深化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建材工业的应用,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创意设计和产品定制生产,提升企业专业化水平。支持建筑业企业在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建设、装配式建筑建造和装配式装修等方面做专做精,形成高质量的专业化发展。
(二)促进绿色建筑全产业链精准对接。
1.抓好上游绿色建筑科技服务业。着力做好绿色建筑的策划和规划设计、环境场地和建筑的勘察检测、建筑和部品材料的认证服务以及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材料的研究开发。
2.抓好中游绿色建筑制造业。着力提升工业化建造、绿色建材(包括建筑材料回收再利用)和设备制造水平。以全市9家水泥生产企业381万吨的水泥产能、38家混凝土生产企业397万立方米的预拌混凝土产能以及5家钢铁生产企业1532万吨粗钢产能为基础,结合我市气候特点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力发展安全耐久、节能环保、施工便利的绿色建材。加快发展和应用新型墙材,努力降低建筑材料消耗。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倒逼企业实现产品转型升级,全力为我市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抓好下游绿色建筑配套服务业。全面提升包括绿色建筑本身的节能、节水、节材和室内环境等绿色运营管理水平,以及以绿色建筑为载体和主体开展的绿色相关综合服务业务水平。努力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绿色建筑全产业链,促进经济活动在此产业链上不断循环往复,使产业链上中下游不断进行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循环,从而达到环境效益、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4.改造提升传统建材产业。引导和支持优势水泥企业将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至建筑骨料、高性能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及预制混凝土构件等深加工,向商品混凝土、水泥制品和建筑部品等全产业链延伸,重点发展叠合楼板、内外墙板、预制楼梯、预制阳台板等混凝土建筑构件。发展新型功能化玻璃和高性能节能门窗,支持企业将现有生产线改造升级,发展超厚、超薄、超白、安全真(中)空及低辐射镀膜玻璃等新型节能、安全玻璃产品。
(三)全面提升绿色建筑发展水平。
1.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标准。在新建民用建筑中,全面执行75%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和绿色建筑标准,积极推进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建设,不断提高建筑能效水平,实施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电、低温空气源热泵和浅层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清洁采暖试点示范,稳步推动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
2.实施绿色建筑全过程质量提升行动。将绿色建筑标准纳入整个工程建设管理程序。绿色建筑建设目标和控制指标应落实到开发地块和项目规划设计中,重点加强绿色建筑施工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完善绿色建筑在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管,强化工程各方主体责任,确保绿色建筑标准执行到位。
3.加强绿色建筑运营管理。建立绿色建筑能耗监测体系和建筑能耗数据信息发布制度。加快推进绿色建筑数据资源服务,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整合政府数据、社会数据、互联网数据资源,实现数据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和数据库的现代化,深化大数据关联分析、融合利用,逐步建立并完善信息公开和共享机制,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最大限度激发微观活力。
4.完善绿色建材评价体系建设。有步骤、有计划推进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建立绿色建材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动态发布绿色建材产品目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宣传,引导绿色消费,强化落实绿色建筑对绿色建材的应用要求。建立绿色建材和设备产品应用数据库,实现动态监管。
(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1.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集中攻关一批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产品,重点推进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综合应用技术、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适宜技术、装配式建造、装配式装修、海绵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有效破解技术、资源瓶颈,减轻环境压力,降低工程建造成本。研究探索绿色建筑集成技术产学研一体化应用发展模式,形成我市自主创新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2.促进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和成果推广。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综合性技术服务平台,定期编制和发布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推广目录,组织实施科技示范工程,加快成熟技术和集成技术的工程化推广应用,实现整体研发和系统推广绿色建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格局,实现绿色建筑设计、建造、评价和改造的一条龙技术服务支撑。
3.加强产业发展引导服务。推动与中国建材集团、东北大学、燕山大学、玻璃工业研究院等单位的合作,加强校企合作,发挥集团研发优势,吸引和承接京津新材料成果来我市转移转化。大力培育引进新材料龙头企业,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速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产业规划引领。将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纳入全市产业整体规划,加强宏观指导,瞄准科技前沿,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建设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制定《秦皇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将绿色建筑材料列入重点发展的领域。
(二)强化目标责任落实。全市相关部门应按照责任分工,制定工作推进计划,加强衔接沟通,强化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发改部门、城乡规划部门应加强绿色产业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的统筹协调;发改部门、工信部门应持续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培育壮大一批产业基地园区。城乡建设部门应全面提升绿色建筑发展水平,不断完善监管机制,积极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质监部门应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质量管理。各县、区政府(管委)要进一步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加大组织推进力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应纳入政府综合考核和绩效评价体系,以绩效考核为重点,强化责任追究。
(三)完善政策激励机制。从项目审批、土地供应、规划设计、招标投标、信贷税收、销售核算、节能奖励、购买补贴等方面研究制定综合激励政策。对产业园区、产业集团建设加大在融资、税费、用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对绿色建筑项目的扶持;由财政部门统筹安排市级绿色建筑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新建建筑绿色提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绿色建筑发展技术产品创新研究、宣传培训,装配式、被动式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重点示范项目的奖励。研究制定绿色建筑产品推广目录,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财政资金采购时,要优先购买推广目录内的产品。
(四)深入开展宣传推介。加强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申办国际性绿色建筑论坛、研讨会、展览会,聚集国际一流的要素资源,打造秦皇岛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品牌。通过组织绿色建筑、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设计大赛等方式,提升我市整体设计水平,推动装配式建筑标准化户型设计,吸引聚集高端人才队伍。借助新媒体开展宣传推介,普及绿色节能建筑常识,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绿色建材、设备展示体验中心,搭建建材、设备与建筑应用的直通平台,引导我市绿色建筑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助力国际化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