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秦皇岛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第5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10-31       发布机构:市卫健委(市爱卫办)       字体:[  ]

体裁分类:建议提案       主题分类:卫生、体育       文号:       索引号000357739/2023-1168

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助推我市中医药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先后出台《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秦皇岛市中医药发展2030行动方案》《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纲领性文件,完善市中医药发展领导小组,确立了多部门协作,共同推进中医药发展的机制,为提升全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下,全市中医药事业方兴未艾。

一、强基固本、优化推进中医药人才建设

1.配足配齐基层中医药人员。开展中医药固本强基三年行动,落实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利用市的中医医院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教学医院培养中医外治技术人员1137名。在全省率先开展与中等卫生专科学校合作培养3年制中医专业中专学历人员478名,毕业后充实到村卫生室,缓解了基层中医人才短缺及村医老龄化问题。组织5205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设立4个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基地、806余人参加技术实训,增强基层中医药队伍实力。

2.优化中医药人才培养途径。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建立高年资中医医师带徒制度,与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挂钩,持续推进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将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中医药人才纳入各类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支持各类医疗机构设置中医(专长)医师岗位,大力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

3.以人为本,强化政策引领。多聚道逐步探索人才引进机制,加大中医药人才引进力度,吸引中医药领域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在我市医疗机构和北戴河生命产业创新示范区建立工作室(站)。对引进的中医药领域院士、国医大师在我市建立工作室(站),由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给予一次性20万元科研经费补助。对我市急需引进的高端中医药人才,采取一事一议原则,开通绿色人才引进渠道,制定特殊优惠政策。

 4.培养名医名家,构筑中医药人才高地。持续推进全国优秀中医人才、省中医药领军人才、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省“西学中”高级人才、市名中医评选等项目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与中医药高等院校联合培养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制定市名中医遴选管理办法,启动新一届市名中医遴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名老中医2人,省名中医5人、市名中医38人,建有国医大师、国家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41个,培育中医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6人。

二、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1.注重龙头引领,强化公立中医院主体地位。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主体,县级中医类医院(含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为龙头,县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为骨干,社会办中医医院、中医门诊部、诊所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市中医医院为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馆选派专科中医药人员,到基层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和开展业务工作。2022全年累计服务人数13.8万人,服务率达到65%,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向基层群众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包”,累计受益人数3000余人。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带动基层医疗机构的相应专科发展壮大。

2.筑底保障,夯实基础。以中医特色服务为根本,加大对中医医疗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和政策倾斜。“十三五”以来,市级财政累计投入4.63亿元,重点支持公立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重点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装备建设,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公共财政支持。

3.以重点专(学)科建设为支撑,提升实力。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强化特色科室建设,全市建有4个国家级、5个省级和24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其中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等14个专科为秦皇岛市中医重点专科,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等10个专科为秦皇岛市非中医类别医疗机构中医重点专科;秦皇岛市中医医院骨伤科等7个专科为市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拓展中医药服务内涵,推进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规范中医院治未病科、预防保健科室设置,开展中医康复指导、体质辨识等医疗服务。做优重点人群中医药服务,实施了65岁以上老年人、0-36个月儿童的重点人群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发挥引进优质医疗资源优势,培育神经、消化、中医、针灸等一批强势学科。同时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医专科联盟建设,实施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中医经典病房建设,开展中医护理门诊试点,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发挥。通过优质资源下沉,开展临床带教、业务指导、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提升医疗机构中医“防、治、康、养”一体化服务能力,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中医服务,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三、加强中药材基地建设,积极促进中药产业聚集

市卫健委按照统筹规划、有序建设,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重点突破、提档升级的思路,因地制宜建基地、打品牌、做产品、闯市场、融服务,助力我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总面积13.6万亩,其中,道地药材野生驯化人工家植面积6.6万亩,丘陵山地野生扶育面积7万亩,预计产量6.5万吨(鲜品),产值6.2亿元,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脱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药材加工企业16家。拥有国家中药批准文号63个,中药制药企业2家。以木头凳、三星口、龙王庙、干沟、大巫岚等乡镇为中心的中药材核心示范区,发展道地药材家植品种5个,2022年,建立100亩以上的北苍术标准化基地4个,面积650亩;建立100亩以上的五味子高标准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4个,面积500多亩;示范北苍术黑膜覆盖膜下滴灌节支增效技术规模达300亩;完成北苍术工厂化育苗300余万株。我市七家企业被评为“河北省定制药园”数量名列全省前列。鼓励企业开展中药与美容化妆品、现代食品、保健品等交叉融合创新,大力开发多样化的衍生产品。促进药膳产品在餐饮服务业和医疗机构的推广应用。同盛医药、满药本草等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带动了中药种植业发展,为青龙脱贫、防止返贫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大力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

科学统筹、持续推进,凸显中医药文化弘扬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今年初,市卫健委联合教育、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局等多部门制定印发我市《2023年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贴心”工程行动方案》,普及中医药文化及养生保健知识,提升民众健康素养水平。今年7月,以“弘扬传承中医药文化,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利用东方医院秦皇岛医院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平台,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服务月”活动4场,惠及群众近3000人次,同时,通过快手、视频号平台进行直播活动,观看市民6000余人次。创建2个省级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医院,大力倡导“大医精诚”核心价值理念,持续推进中医药健康文化“六进”活动,受益群众达3万人次。与教育部门共同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新路径、新模式,确定4家中小学校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建设单位。2023年,争取5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秦皇岛市先盛里小学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建设,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规范化,积极营造珍视、热爱、发展中医药的社会氛围。

虽然我市中医药发展取得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人才不足、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市卫健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系统梳理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不断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协同有关部门,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奋力开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新局面。

 

秦皇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 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