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人民政府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1-01-19        发布机构:办公室        字体:[   ]

体裁分类:其他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文号:秦政发〔2021〕2号        索引号:00035727X/2021-382

市人大常委会:

2020年,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以争创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综合示范单位为抓手,高标准建设法治政府,高水平实施依法行政,在法治化轨道上全力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深化理论武装,厚植法治根基

    理论武装的深度决定推动工作的力度。秦皇岛市自觉对标对表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强化理论武装,增强法治意识,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学习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全市领导干部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国政治方向、吃透基本精神、明确工作要求。多次组织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专题法治讲座,特别是集中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并运用到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的全过程、各领域。市政府召开党组会议,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进行研讨交流。全市各级各部门通过党委党组会议、座谈会、专题党课、主题宣讲等形式,认真学习宣传中央、省市委全会精神,深刻认识、牢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方略,推动中央、省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

    (二)高标准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成效。市政府在全省率先提出争创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综合示范单位,卢龙县、海港区和文化路街道与市政府“三级同创”,市行政审批局、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争创单项示范,同步推进市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市长组织召开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动员大会。市委依法治市委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听取工作报告,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组织开展全市2019年度依法行政考核,市政府组成6个考核组,赴各县区、各部门对9方面30项指标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通报全市,并抄送市委组织部、市委法制办,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系统总结,及时向市委、市人大、省政府报告全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并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由四位副厅级领导带队对各县区、秦皇岛开发区、北戴河新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开展实地督察。按照《关于中央依法治国办对河北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市法治政府建设的实际,认真梳理24个具体问题,印发专门整改工作方案,成立市长任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靶向整改,提升整改精准度,在全市开展整改工作。17个具体问题按期整改完成,其他问题持续推进。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制定印发《对省2019年度依法行政考核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案》,围绕5个问题建立整改台账,确定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明确具体举措,挂账督办,逐项整改、逐个销号,确保成效。

    (三)保障宪法贯彻实施。严格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在“12.4”国家宪法日,20187月以来市政府任命的125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庄严宣誓,市长张瑞书亲自督誓并讲话。积极组织“宪法宣传周”活动,制定《2020年秦皇岛市“宪法宣传周”工作方案》,开展宪法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7大主题活动;面向社会公众组织开展宪法和民法典线上知识有奖问答,不断扩大法律知识普及面,答题系统开通以来,已有5万余人参与活动,推动宪法家喻户晓、随处可见、触手可及。

    二、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水平

    适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新常态。秦皇岛市围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一核心,着力营造更加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法治化发展环境。

    (一)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结合“六稳”、“六保”要求,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三十条硬举措,相关做法被省委改革办作为头条经验在全省推广。建成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打造“秦快办”小程序,上线100项便民服务高频事项,市县两级网上可办率达93%。市级大厅“一窗受理”率达到91%。公布“马上办”事项201项;“就近办”事项27项;“一次办”事项623项,企业和群众办事100件高频事项做到“一次不用跑”,相关指标全部位居全省前列。推动政务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发展,全市建成并运行98个一站式乡镇级行政综合服务中心,2428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指导各县区全面推开企业开办“一日办结”改革,依托乡镇街道中心、借力银行网点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让办企业成为人人可行愿为的“简单事”,相关做法得到省领导批示肯定。打造“一口进件、全网通办、并联推进、限时办结、一口出件”的联合验收模式,将14个部门的24项验收事项全部纳入系统,项目联验率达100%,验收时间压减至9个工作日,材料压减60%。目前项目整体审批最快40个工作日内办结,社会投资简易类项目审批时限压缩到20个工作日之内,审批质效迈入全省最优档次。实行多领域行政处罚包容免罚清单制度,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对轻微、首次、无主观故意、无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进行责令整改,并免于行政处罚,努力实现行政执法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二)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印发《秦皇岛市2020年随机抽查工作计划》《2020年秦皇岛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完善各级各部门内部抽查工作流程,动态调整并公示“一单两库”,健全本地区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2020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共组织随机抽查25426次,抽查各类市场主体123677,实现联合抽查全覆盖、常态化。出台《关于全面建立信用承诺制度的通知》,成为全省第一个建立信用承诺制度的城市。统筹抓好信用制度建设、数据归集、平台建设、联合奖惩、应用服务、信用监管等各项工作,全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水平在全国261个地级城市中位居第90名,在省内位居前3名。截至目前,“信用秦皇岛”网站共向社会公开信用承诺书8万余份,归集医保、社保、公积金、市场、民政、自来水等部门数据量3500余万条。联合市法院率先在全省全面执行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共执行信用核查1700余次,执行联合惩戒措施200余次。

    (三)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制定并公开《秦皇岛市政府部门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农村医疗卫生保障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学应急救援和传染病等防治能力、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水平。目前,全市100%的乡镇和街道建有综合文化站,100%的行政村建有农家书屋。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相关政策、设施城乡同步,支持儿科医疗资源不足地区加强建设,加强公办养老机构建设,推动功能完备、服务规范的儿童福利服务设施网络加快形成,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倾斜力度。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引入一大批养老及家政服务企业,打造智慧养老和家政服务综合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市65岁以上老人安装“一键通”呼叫服务系统,建立“远程健康检测系统”,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创建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新模式。以“畅游秦皇岛”为设计理念,建立数字名片功能,建设放心游线上门户和服务平台,实现“一图在手,旅游无忧”,让更多人享受公共服务“红利”。

    (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以“蓝天”“碧水”“净土”行动为工作重点,出台《秦皇岛市2020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秦皇岛市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集中攻坚方案》《秦皇岛市2020年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工作方案,将各项攻坚任务清单化、责任化,截至目前,全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58天,同比增加16天;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34.5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2.1%。对辖区内13条河流实行 “一河一策”治理,主要指标均值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开展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优化和规范化建设,全面实施总氮排放总量控制。开展工业废料废液等危险废物排查整治,排查涉危企业1300家次,全市511家涉危废企业全覆盖,发现问题363个,立案处罚20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20个疑似污染地块未发现违规开发情况。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完成215个,管控村庄任务完成714个,完成率100%

    (五)依法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和《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出台《关于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十项措施》,对防控疫情工作中依法决策、行政立法、行政执法、法律宣传、法治服务、社会治理、舆情管控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加强防控措施、公告等的法制审核力度,确保防疫工作依法进行。积极开展“依法防控、普法同行”活动,在各类媒体开辟专栏以案释法,及时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答疑解惑,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印发数十万份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彩页和宣传册,全市共张贴标语、悬挂条幅1.6万余幅,发放明白纸170余万份。市政府第一时间出台防控工作方案,组建26支应急机动队、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专家组。政府各级各部门派出绝大多数的工作人员到社区一线,在驻守值勤的同时,以身示范,现场说法。严格落实“四早”要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方针,对中高风险地区、境外来秦人员开展精确排查,紧急建设37家核酸检测实验室,全市日核酸检测能力达到4.3万份,基本满足应检尽检、愿检尽检要求。分三批选派41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圆满完成援鄂医疗救治任务。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抽调259名业务骨干组成医疗救治团队,省、市专家组全程参与,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患者,11名确诊病例(含境外输入1名)得到积极救治,10名患者治愈。组织开展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和涉及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强大震慑。组织律师走进企业把脉问诊,提供“零距离”服务和“24小时接线”服务。开展全市企业涉疫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专项活动,坚持多元化解、多措并举,积极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助力复工复产复业。加强秋冬季疫情防控,突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行业,严格落实“四位一体”和“四不”要求,严防死守“三道防线”,强化应急处置和机制运行,建立健全防范网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夺取常态化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全面胜利。

    三、提高立法质效,优化制度供给

    制度优势是一个城市的最大优势。秦皇岛市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将制度体系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衔接更加紧密,显著优势更加充分发挥。

(一)优化政府立法工作。自觉贯彻党领导立法工作原则,确保政府立法与国家立法、国家政策在精神实质、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进一步完善立项、审查、听证、论证、评估、协商等七项立法制度。严格贯彻民主立法原则,建立政府立法基地,提高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度,逐步建立起了专家论证、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程序和方法,尤其对于重大或者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草案,采取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或者向社会公布草案等方式向社会各方面广泛征求意见,探索建立听取和采纳意见情况的说明制度,对立法和制度建设过程中各种争议和质疑及时“解疑释惑”,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广泛凝聚社会共识,降低法律实施和制度执行中的行政成本和社会成本。

(二)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年初专题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广大市民关切的热点问题,研究出台《秦皇岛市人民政府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推进全市立法工作依法、科学、有序开展。立法决策和发展决策有机结合,高质量完成《秦皇岛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草案)》《秦皇岛市海岸线保护条例(草案)》《秦皇岛市旅游市场管理条例(草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对《秦皇岛市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管理办法》《秦皇岛市祭祀管理办法》《秦皇岛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法》进行立法后评估,形成专业评估报告,准确提出法律法规制度修改完善建议。

(三)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印发《关于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重点清理与优化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证照分离”改革、消防执法改革、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公平竞争、产权保护、证明事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共卫生、野生动物保护等规定要求不一致内容,从根本上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在我市实施。印发《关于开展民法典涉及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梳理政府规章8件、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共99件、市政府各部门规范性文件69件、县区政府及其部门规范性文件135件,均未发现与民法典立法精神和基本原则、一般性规则相抵触或者不一致的内容11件规范性文件和1件政府规章全部按时及时向国务院、省人大、省政府、市人大备案,备案工作被司法厅通报表彰。

四、健全决策机制,保障决策质量

行政决策是行政权力运行的起点,规范行政决策行为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前端。秦皇岛市切实规范决策程序、降低决策风险、提高决策质量,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一)强化决策程序刚性约束。在“2+4”重大行政决策制度框架基础上,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实施《秦皇岛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明确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遵循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合法决策原则;明确重大行政决策须经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全程接受党委领导、向人大报告,将重大行政决策全部纳入法治轨道。

(二)推进决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明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管理机制和工作责任,建立完善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库,保障政府决策工作科学有序推进。推行重大民生决策民意调查制度,在政府门户网站开设重大行政决策信息专题网页,及时发布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征集社会公众建议意见以及反馈意见采纳等信息,提升公众参与实效。明确各级行政机关重大决策全过程记录、材料归档和档案管理责任,实现全过程留痕和可追溯管理。定期开展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实施效果跟踪评估,促进重大行政决策的改进和完善。加强对县区、部门重大行政决策各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将工作落实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市政府年度相关绩效考核、依法行政考核及法治建设考核指标。

(三)充分发挥律师作用。落实《秦皇岛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秦皇岛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管理细则》等7项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全市三级政府及其部门聘请的律师、专家学者等政府法律顾问共700余人,提供法律事务服务2000余人次。市政府法律顾问参与完成重大项目协议法律审查60余件,逐步从“事后法律补救”向“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法律风险”转变。

五、聚焦执法改革,力促执法规范

行政执法成效是衡量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最直观、最普遍、最可信的标尺。秦皇岛市不断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程序、加强执法监督,推动形成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系。

(一)全面推进综合执法改革。为提升执法效率和监管水平,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市场监管、交通运输、文化市场等“五大领域”改革,在市级层面,统一规范设置副处级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整合执法职责、锁定人员编制;在县区层面,43县统一实行“局挂队牌子”的“局队合一”体制,负责本区域执法工作。我市全面完成市县两级五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组建挂牌、“三定”规定印发、人员划转等工作。推动乡镇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成立推进乡镇和街道行政执法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近、中、远”三期工作规划,在全市范围内狠抓8个乡镇执法改革典型,树立改革榜样。印发《关于乡镇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指导意见》,围绕明确执法责任权限、加强执法人员和资格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等6个方面,规范20项工作标准。编辑印发《秦皇岛市乡镇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法律文件汇编》。督导乡镇街道结合实际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全面建立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分解职权,明确责任,发现违法问题依法依规追责问责。出台实施《秦皇岛市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协同协作规定》,明确职责权限、争议协调、投诉举报、制度建设等重要内容,从制度上保障乡镇街道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间的协同协作。

(二)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全市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回头看”。围绕行政执法公示是否及时全面、音像记录设备是否有效管理并应用、执法决定是否经法制审核等重点,排查出具体问题41个,印发《工作提示卡》《工作督办卡》,对各部门反馈情况逐一审查,确保任务落实到位。组织开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落实情况专项督查,明确27项必查项目,加强暗访突查力度,将发现的问题分类建立问题台账并挂账督办,确保质量和效果。推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向乡镇延伸。加强执法装备和法制审核人员配备,从执法来源、执法过程、执法结果三个关键环节加强执法程序规范化建设,实现市县乡推行三项制度三级全覆盖。在全市执法一线开展“十佳行政执法标兵”推选宣传活动,以典型示范加强队伍建设,宣传工作实绩,展示为民形象。

(三)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印发《关于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对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和加强保障制度建设等进行了方向性指导。督导各级行政执法部门根据法律法规的立改废和机构改革的实际,动态更新并上网公示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行政执法事项清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行政执法服务指南》等执法清单文本,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印发《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机制建设的通知》,创新构建并完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联席会议机制、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行政执法案件移送机制、行政执法投诉举报机制等9大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工作效率。

(四)强化行政执法队伍管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集中组织全市新增执法人员共1492人参加执法资格考试,考试通过率63.1%考试结果通过市司法局门户网站公示。组织全市持证的8974名执法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合格率93.1%,年检合格人员名单在市司法局门户网站进行公示。举办2次全市乡镇和街道行政执法培训班,对各乡镇街道拟从事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的500余人进行培训;集中组织全市乡镇和街道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其中1285人考试合格,通过率75.3%,通过率和高分比例均创历史最好成绩。依托河北网络干部学院,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宪法法律知识网上专题培训班,着力提升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宪法意识、法治意识和一线执法人员依法执法能力。

六、完善监督体系,发挥监督实效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是权力运行的基本原则。秦皇岛市将行政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构建科学、协调、有效的监督网,把权力置于严密监督之下。

(一)依法开展审计监督。组织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预算执行与决算草案、扶贫资金、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自然资源资产(任中)离任、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资金审计、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等审计项目。共完成审计项目47个,查出违规、损失浪费和不规范金额508177万元,发现非金额计量问题164,移送审计发现问题线索10个,提出审计建议116条,在维护全市经济健康发展、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贯彻《河北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组织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督察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对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资格管理情况、行政执法制度建设情况、行政执法程序履行情况和行政执法决定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133个具体问题通过《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下发各相关单位进行整改。通过案卷评查,全市各级各部门案卷瑕疵率同比下降48%。在重大节日前后,组织监督检查组深入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安全生产领域等重点民生领域,采取旁站式的方式强化执法监督,实现“在监督中执法、在执法中监督”。组织全市各级各部门执法机构开展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分析指导活动,19个重点行政执法部门精心挑选20余个典型执法案例,供各级行政执法机关研讨交流,典型引导提升执法水平。开展罚没许可证年检工作,核验罚没许可证51个,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和《秦皇岛日报》向社会公示,进一步加强罚没财物管理,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创新推进政务公开。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政务公开工作决策部署,以“六稳”“六保”、疫情防控、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截至目前,通过全市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及各类法定发布渠道公开政务信息5万余条,依法办理并全部按时答复申请公开事项260件。推行政务新媒体“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布局形成以“中国秦皇岛”移动端为引领的政务新媒体矩阵体系,聚力打造 “秦皇岛新鲜事儿”“秦皇岛交警”“秦皇岛旅游文化发布”“秦皇岛人社12333”“秦皇岛应急管理”等一批优质政务新媒体账号,全年发布信息1万余条。通过打造新政解读类融媒访谈节目《新政面对面》,播出复工复课、户籍新政、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等14期节目,微信链接与直播链接总点击量35万人次,通过电视+新媒体的融合传播方式,提高政策解读实用度,确保群众看得懂、理解透。

(四)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将市长热线更名为政府服务热线,大力整合非应急热线资源,搭建管理规范、运转高效、协调有力、便民利民的非应急性民生服务平台,热线日均接电130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6.5%。积极开展政务舆情数据分析研判,建立完善政务舆情研判、预警、响应、处置、反馈、督办全链条闭合体系。省政府交办的7项舆情信息,全部及时办理反馈并办结。高度重视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以及手机、网络新媒体等各方面舆论信息,对曝光的问题,涉事部门立即响应、积极配合、迅速处置,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并注意及时反馈、适时发声,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维护政府和行政执法机关良好形象。

七、妥善处理矛盾,维护和谐稳定

稳定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秦皇岛市着眼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塑造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体系,着力提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一)加强和改进复议应诉工作。坚持有错必纠,倒逼依法行政,行政复议逐渐成为解决行政纠纷和百姓维权的有效途径。2020年,市政府行政复议机构共接待当事人500余人次,办理行政复议案516件,办理省政府复议案17件,调解结案57件;办理行政应诉案件23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张瑞书市长亲自出庭应诉并当庭答辩,在庭审现场府院联动召开由县区政府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全市行政应诉工作会议,引起较大反响。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超过80%,居全省前列。

(二)完善行政调解和行政裁决制度。市政府与市法院联合印发《秦皇岛市行政争议化解工作实施办法》。并与市法院加强协调督导,推进各县区建立行政争议化解工作中心,落地政策和经费保障,全市成功化解行政争议228件。进一步加强行政裁决工作,动态梳理53项行政裁决事项,形成《秦皇岛市行政裁决事项清单》并在市政府网站公示;公安、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行政裁决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行政裁决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三)深化人民调解工作。出台《关于加强校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全面启动校园纠纷人民调解体系建设。以防范婚姻家庭纠纷激化引发命案为重点,健全完善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在矛盾纠纷多发的行业和领域,规范建设56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积极开展“网上大数据一体化处理”改革创新,调处诉前民事案件1280件,调解数量位居全省第二,调解成功率99.19%,位居全省第一。全市14家企事业单位调委会成功调解企业内部矛盾纠纷897件。

八、树牢法治思维,涵养法治意识

法治观念是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思想基础。秦皇岛市各级领导干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让法治成为公民根植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

(一)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市政府常务会将学法作为重要议题,坚持宁可少议一件事,不能少学一次法,组织集中学习法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8次,举办全市领导干部法治讲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专题培训会3次,推动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

(二)提升政府工作人员法治素养。组织全市处级及以下干部法律知识考试,市直各部门、中省驻秦单位在职干部、各县区在职干部6万余人参加考试,通过率为100%。依托河北网络干部学院在线学习系统,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全市宪法法律知识网上专题培训班,系统设置民法典解读、宪法实施与法治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依法行政等8个课程,组织并督导全市公务员和参公人员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学满规定学分。与市法院建立联络沟通机制,建立县区和部门考评、通报机制,推进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三)全面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出台《2020年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指导全市普法工作。开展第一至第五批43个“河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复评。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普法,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公园、广场、法治长廊建设,市县乡村四级共建成并使用600余处学法活动场所和法治宣传阵地。出台民法典学习宣传十条举措,深入推动民法典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网络,努力营造学习宣传民法典浓厚氛围。开通“秦皇岛普法”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网络媒体普法头条号,利用图文、微视频等多种形式,刊播法治宣传信息和案例1万余条。全市604所中小学全部配备专兼职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设立10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提供法治课程菜单86条,为学生提供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的法律学习服务。出台《秦皇岛市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提升农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落实《秦皇岛市“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方案》,明确市直81个部门的698项普法工作责任。全市9个县区全部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度,有效解决了普法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等问题。积极推进“七五”普法收官年各项工作,指导各县区、各单位搞好自查验收。由市领导带队组成“七五”普法规划检查验收组,对全市9个县区、32个部门,进行了实地检查考核。在此基础上,迎接省实地检查考核,得到高度评价。

一年来,秦皇岛市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法治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自觉接受各类监督,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推动秦皇岛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应有贡献。

特此报告。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

                   20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