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省级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00亿元
发布时间:2013-02-05 发布机构:外事和商务局 字体:[ 大 中 小]
体裁分类:工作部署 主题分类:商贸、海关、旅游 文号: 索引号:167/2013-160323
2012年,全市省级经济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00亿元,同比增长34%,其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和高速增长的势头令人刮目。
经济引擎作用日益凸显。全市省级开发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5亿元,增长3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1亿元,增长51%;实现财政收入23亿元,增长41%。其中,北戴河开发区完成财政收入5.7亿元,占全区的61%;青龙开发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亿元,占全县的87%;海港开发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6亿元,占全区的51%。其它省级开发区在县区经济总量的权重也逐年增加,其经济引擎作用日益凸显。
主平台地位逐步强化。全年共实施千万元以上在建项目112个,投资总额43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72亿元。其中新建项目53项,完成投资31亿元;续建项目59个,完成投资41亿元。投资超亿元项目48个,十亿元以上项目11个。其中,正秦食品深加工项目总投资20亿元,目前正在施工建设,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国际顶尖水平的食品深加工生产线。
特色产业各具优势。各开发区结合自身工业基础和产业优势,基本形成了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局面。北戴河开发区以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等产业为特色;海港经济开发区在临港物流、玻璃生产及深加工方面基础好、发展快;抚宁开发区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物流等产业;青龙经济开发区依托本地丰富的矿产资源,重点发展金属压延、装备制造等行业;山海关临港经济开发区的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产业独具优势和特色。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各开发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开展特色招商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2012年,全市开发区在谈项目160个,其中20多个项目已签约。海港经济开发区签约的龙家营物流园区和秦皇岛国际商品物流城项目意向投资均超过10亿元。
开发模式实现创新。为拓展融资途径,缓解资金压力,各开发区积极申请各类扶持资金,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社会资金,依托大型企业,探索、形成了“园中园”和“主题园”等多种发展建设模式。
开发环境显著提升。近两年,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和加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秦皇岛市鼓励产业聚集区(园区)发展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宏观发展环境和扶持政策方面为开发区发展提供了保障。按照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专门出台的《秦皇岛市2011年产业聚集区(园区)攻坚年活动实施方案》的统一部署,各开发区强力推进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筹融资平台建设、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创新工作,积极开展“一对一”跟踪服务、全程“保姆式”服务,对促成项目落地、加快项目进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关职能部门在开发区内设立服务窗口,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各开发区大力开展“两个环境”建设,通过一列政策、活动和举措,发展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