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秦皇岛市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7-09-26        发布机构:市政府办公厅        字体:[   ]

体裁分类:规范性文件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文号:秦政办字〔2017〕150号        索引号:58/2018-164732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北戴河新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
《秦皇岛市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915
 
 
 
秦皇岛市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
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7)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冀政办字〔201771号)精神,深度挖掘我市体育健身休闲资源,加快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抢抓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围绕“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开放兴市、文明铸市”发展战略,按照“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市场主导、融合发展、构建体系”的原则,深化健身休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健身休闲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构建具有秦皇岛特色的健身休闲产业体系,推动以“休闲之都、训练之城、体育强市”为内涵的“体育名城”建设,为建设“沿海强市、美丽港城、国际化城市”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力。
(二)发展目标
2020年,基本建立结构合理、内涵丰富、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竞争力强的健身休闲产业体系,形成健身休闲产业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发展的格局,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达到70亿元,约占体育产业总规模的60%。到2025年,全市健身休闲市场主体更加活跃,市场机制更加完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品服务供给更加丰富,与其它产业融合水平显著提升,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达到90亿元。
二、构建健身休闲产业体系
按照“12345”发展思路,构建健身休闲产业体系。“1”即“五位一体”,顶层设计健身休闲产业体系,实施体育、旅游、文化、健康、养老“五位一体”综合协同发展战略。“2”即“两翼带动”,通过打造“山海关—海港—北戴河—北戴河新区—昌黎”“海一翼”和“青龙/山海关—海港—开发区—抚宁—卢龙”“山一翼”两个健身休闲产业链,带动全市健身休闲产业发展。“3”即“三极牵引”,集中优势资源优先促进制造业、竞赛业、服务业三个健身休闲产业主要业务发展,并牵引其它健身休闲产业业态发展。“4”即“四区并举”,将海港、北戴河、山海关、抚宁四个城市区作为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核心区,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共同提升。“5”即“五业支撑”,充分依托我市体育场馆、高校、北戴河海滨、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等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运动训练、体育科研、休疗生活、赛事活动、体育用品五大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实现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市旅游委、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194月前)
三、规划健身休闲产业项目
(一)巩固全民健身项目。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推动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体育活动常态化,加强健身休闲活动的宣传、组织与推广,提高公众参与健身休闲活动的积极性。分层分类引导运动项目发展,大力发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跆拳道、徒步、路跑、骑行、棋牌、台球、钓鱼、体育舞蹈、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普及性的运动项目发展,鼓励开发台球、电竞、马术等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特点的时尚特色运动项目,鼓励举办以时尚运动为主题的群众性健身活动,保障公共服务供给,引导多方参与。(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旅游委、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194月前)
广泛开展群众参与度较高的赛事活动,推进建立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体育业余联赛体系建设,整合打造“悦动港城”秦皇岛市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资本支持的思路,将赛事活动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招商,形成一揽子的赛事活动推广计划,促进体育休闲产业的提档升级,扶持开展群众健身特色赛事项目,影响带动更多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农业局、市民政局、市文广新局、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186月前)
(二)培育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环境优势、体育资源优势,培育足球运动、海上运动、冰雪运动三大重点项目做大做强,并以三大项目为核心,发展一批相关健身休闲产业项目。
——足球运动。积极开发奥运文化遗产,发挥秦皇岛完备的场地、人力、环境等足球运动资源,按照“一流的场地、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标准,积极承接各类国际、国内足球赛事和活动,并做好相关上下游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用足用好“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布局城市”“亚洲足球展望计划城市”“中国之队主场”等资质优势,充分依托中国足球学校、华夏幸福俱乐部中超主场、河北精英俱乐部中乙主场等优质足球资源和北京体育大学足球学院教育资源,将足球教学、训练、培训、科研、产业等资源相整合,在秦皇岛市打造足球产业园或足球特色小镇,建设“中国足球城市”。以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主场比赛为杠杆,撬动足球“赛市”经济,带动“赛市”经济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教育局、海港区政府、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25月前)
——海上运动。充分利用渤海湾“世界七大优秀海上运动场”得天独厚的海域资源优势,继承和深入挖掘亚运遗产,打造“海一翼”运动项目产业集群,推动公共游船码头、帆船帆板运动基地建设和运动协会、俱乐部建设,在办好全国青少年帆船帆板锦标赛、秦皇岛帆船帆板海上马拉松赛等赛事的同时,承办更多国家、国际帆船帆板赛事。实施海上运动精品赛事打造计划,打造一条靓丽的沿海运动风景线,与海域健身休闲旅游充分融合,大力发展帆船、帆板、风筝冲浪、赛艇、皮划艇、摩托艇、潜水等项目,发展12支专业的海上竞赛表演队伍,迅速树立秦皇岛海上运动的品牌形象,将秦皇岛打造成为与青岛并驾齐驱的“海上运动之都”。(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教育局、市海洋局、海港区政府、北戴河区政府、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25月前)
——冰雪运动。借势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发挥“两京锁钥”的地域优势,做好“北冰南扩”项目承接地。建设高标准冰雪体育场馆,加快推进秦皇岛四季滑冰馆、车厂天女木兰小镇大型滑雪场等冰雪场馆项目建设,扩大老君顶冰雪乐园、紫云山滑雪场、集发滑雪场产业规模,形成以海港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各区县的冰雪运动场馆格局。促进冰雪体育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鼓励冰雪运动与商业、住宅、休闲综合开发,拓展新型业态,打造以冰雪运动为引领,集旅游、养生、度假于一体的特色区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一批国际一流的冬季项目体育器材、装备制造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打造与冰雪体育运动核心区交相辉映的冰雪体育装备用品制造产业区。开展“三百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计划,鼓励学校、企业在冬季浇筑冰场开展运动,成立冰球、速滑、滑雪等冬季运动项目协会,以创纪录滑雪比赛、滑雪交流赛、冰上趣味运动会、冰上嘉年华等冰雪活动为载体,力争每年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在60万人次以上。将冰雪运动和山海关古城旅游资源、北戴河海滨旅游资源、海港区山地旅游资源充分融合,打造“冰雪大世界”,谋划举办“秦皇岛国际冰雪节”,吸引国内外游客在冬天来秦皇岛领略独特的北国风光,将北上体验冰雪乐趣的游客留在秦皇岛,通过冰雪运动的开展,带动我市冬季旅游市场提升。(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教育局、市水务局、市文广新局、海港区政府、山海关区政府、北戴河区政府、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25月前)
(三)发展户外运动。制定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目录,以户外运动为重点,研究制定系列规划,支持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发展。
——山地户外运动。以山海关、海港、抚宁北部山区和青龙、卢龙全境为主体,依托山地、丘陵、温泉、地质岩层等自然资源和长城、民宿等人文资源,推广登山、攀岩、徒步、露营、拓展等山地户外运动项目,推动山地户外运动场地设施体系建设,形成“山一翼”山地户外运动集群和“三纵三横”(青龙—海港祖山柳江盆地区、抚宁—青龙长城祖山西麓区、青龙—卢龙桃林口区;海港—抚宁北部山区、山海关—海港长城区、昌黎—卢龙碣石区)山地户外运动布局,完善山地户外运动赛事活动组织体系,加强户外运动指导员队伍建设,完善山地户外运动安全和应急救援体系,组织自行车、山地马拉松等具有消费引领特色的时尚项目。同时积极开发利用汤河、石河、桃林口水库等城市和山区水系资源,积极和沿途旅游景区深度融合,开展滑水、漂流等水上健身休闲项目,做强龙舟等项目,促进全域休闲健身游发展。(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林业局、市农业局、市水务局、市旅游委、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012月前)
——城市公路运动。借势秦皇岛创建全国文明城、卫生城、森林城,打造全域旅游的机遇,进一步优化城市公路运动项目开展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充分考虑补充公路运动所需的必要设施设备,做大做强国际马拉松赛、国际轮滑节、国际铁人三项赛、国际徒步大会等优势项目,发展公路耐力赛、城市定向、无线电定向等新兴项目,鼓励公路运动和景区旅游融合发展,形成全民参与城市公路运动的良好局面,吸引外来游客参与公路运动,逐步形成长效的公路运动竞争和奖励机制。(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交通局、市旅游委、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012月前)
——沙滩户外运动。充分发挥我市优质沙滩资源优势,培育开展沙滩足球、沙滩排球、沙滩篮球、沙滩越野等传统项目和沙滩卡巴迪、沙滩博击、沙滩藤球等特色项目,逐渐形成沙滩运动业余联赛体系,争办亚洲沙滩运动会,将沙滩运动与夏季海滨避暑休闲充分结合,提升游客和市民参与度。(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海洋局、市旅游委、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012月前)
——汽摩航空运动。推动汽车露营营地建设,谋划“旅游公路”“西部快速路”“沿海公路”等一批自驾游精品线路,利用自然人文特色资源,组织家庭露营、青少年营地、主题自驾等活动,逐步推进汽车摩托车公路赛和越野赛的举办。谋划建设老爷车汽车体验馆,推动汽车运动传统和时尚融合发展。整合航空资源,深化管理改革,支持发展运动飞机、热气球、动力伞、滑翔伞、动力三角翼、水上飞机观光、航空模型等低空飞行运动,构建以大众消费为核心的航空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依托山地和海域资源积极开展体育航空观光、空中跳伞、飞行体验等特色航空体验项目,积极推进私照、商照和仪表等飞行执照培训工作。(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旅游委、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012月前)
(四)挖掘民族项目。扶持推广舞狮、猴打棒、太平鼓舞、地秧歌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项目;大力发展武术、太极、气功等传统健身休闲运动;发展摔跤、珍珠球、投壶、蹴球等少数民族运动项目;传承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加强对相关体育创意活动的扶持。结合地方特色资源,通过举办品牌赛事,进一步拉动本地体育消费,带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国际形象。(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旅游委、市民宗局、市文广新局、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012月前)
(五)推进落实“一县一区一品”工作。充分发挥健身休闲产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按照“有历史传承、有运动基础、有区域特色、有人才队伍”的要求,在每个县区遴选确定一个重点发展的体育项目,并围绕该体育项目打造一个品牌活动或赛事,品牌活动规格为市级及以上,至少每年举办一次,争取将品牌活动规格办成省级及以上,并得到相关部门和社会的充分认可。(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旅游委、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1812月前)
四、夯实健身休闲产业基础
(一)优化健身休闲产业结构。统筹规划全市健身休闲产业发展,促进全市健身休闲产业布局与空间开发优化发展。
——打造地区特色。组织开展山水运动资源调查、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调查,摸清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自然、人文基础条件。依托滨海、河流、湿地、山地、丘陵、森林等自然生态资源,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错位发展,打造特色健身休闲产业。进一步加强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体育旅游和运动休闲城区,开发区时尚运动城区,北戴河新区运动康复城区,抚宁区、青龙县、卢龙县山地运动健身城区(县区),昌黎县海洋沙滩运动县区建设。(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规划局、市旅游委、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25月前)
——改善产业结构。利用好世界奥林匹克城市联盟会员等资源优势,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竞技表演业、体育经纪人业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健身休闲服务业、器材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高端体育装备制造、体育文化创意、体育大数据等产业,优化制造业、服务业结构,大幅提升健身休闲服务业比重。发挥秦皇岛港口优势,拓宽健身休闲服务贸易。实施健身服务精品工程,打造一批优秀健身休闲俱乐部、场所和品牌活动。发挥重大体育旅游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培育3-4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规划局、市旅游委、市食品和市场监督局、市文广新局、市商务局、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25月前)
(二)加强健身休闲设施建设。做好健身休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建成特色突出、能够满足大众需求的健身休闲设施网络,促进健身休闲产业发展。
——完善健身休闲基础设施网络。严格执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等标准规范有关配套建设健身设施的要求,并实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鼓励健身休闲设施与住宅、文化、商业、娱乐等综合开发,充分利用城市区公园绿地、空置场所,谋划健身休闲服务综合体,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健身休闲设施,打造城市15分钟健身圈。精准对接百姓需求,统筹规划健身休闲项目、场地设施空间布局,建设市级全民健身休闲广场,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健身休闲基础设施网络,到2020年力争建成省级公共体育示范区。(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建设局、市城管局、市林业局、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25月前)
——盘活用好现有体育场馆资源。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低收费向市民开放,企事业单位和院校的体育场地设施适度向社会或固定人群开放,市、县两级财政对免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单位予以适当补贴和办理有关责任保险。公共体育健身设施要对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实行优惠。通过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合理收费开放等措施增加供给,满足基本健身需求。通过管办分离、公建民营等模式,推行市场化商业运作,满足多层次健身消费需求。各类健身休闲场所的水、电、气、热价格按不高于一般工业标准执行。落实体育场馆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建设局、市城管局、市物价局、秦皇岛国税局、秦皇岛地税局、市电公司、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25月前)
——加强特色健身设施建设。依托我市的山地、海域、河流、沙滩、丘陵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沙滩运动、冰雪运动等运动休闲产业。结合智慧城市、绿色出行,规划建设沿海步行栈道和自行车交通体系,研究打造我市旅游公路系统、步道系统和自行车交通路网,重点建设一批山地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自驾车房车营地、运动船艇码头、航空飞行营地等健身休闲设施。鼓励和引导旅游景区建设特色健身休闲设施,打造戴河村文体艺术村落、昌黎县干红休闲小镇、七里海渔田假日旅游休闲小镇、圆明山康养小镇、车厂村天女木兰小镇、老君顶生态休闲小镇等一批健身休闲特色小镇。(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林业局、市海洋局、市旅游委、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25月前)
(三)培育健身休闲市场主体。优化市场环境、完善政策措施,制定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产业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机制,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体育事业发展,提升体育产业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
——壮大体育社会组织。依法依规放宽城乡社区类体育健身休闲社会组织准入门槛,支持发展一批健身休闲类社会组织、基金会、俱乐部。依托体育总会、人群协会、单项协会和民办非企业法人、俱乐部构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促进体育社会团体的实体化运作,推进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鼓励各类社会组织主动承接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食品和市场监督局、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012月前)
——培育健身休闲企业。发挥市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主力军作用,以赛事运营、体育表演、全民健身等业态形成骨干支撑,打造体育产业龙头企业;扶持乔氏台球、健瑞仕运动康复中心、恒博华贸网球中心、旗舰体育文化产业园等具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健身休闲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通过自主培育、积极引进、连锁经营等多种方式,吸引有知名度的健身休闲企业落户秦皇岛;鼓励英伦马术俱乐部、老君顶文体发展有限公司、赛奥健身俱乐部等各类中小微健身休闲企业、运动俱乐部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强化特色产品、特色经营、特色服务;引进著名体育企业,带动促进本土企业提质提效;吸引社会资本合作建设秦皇岛健身休闲产业孵化平台、创客空间,鼓励健身休闲类创业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到2020年,秦皇岛市健身休闲类企业争取达到30家以上,到2025年,力争2-3家健身休闲类企业上市。(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食品和市场监督局、市工信局、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012月前)
——吸引优质体育资源。借助秦皇岛独特优势,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转移中国际、国家级体育社会团体的落地,积极联系省体育局将省级体育类社团和俱乐部吸引落户到我市,推进北京体育大学足球学院和夏训基地建设,给予相应政策支持,促进地方体育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已经落地的中国足球学校、河北省自行车运动中心等国家级、省级基地、中心、协会发展我市相关体育产业。(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建设局、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012月前)
(四)改善健身休闲消费环境。加大产业宣传和引导力度,扩大产业市场机会,丰富产业体验项目,提升产业市场份额,在全市营造全民参与健身休闲的良好氛围。
——扩大健身休闲消费市场。顺应居民消费扩大和升级趋势,带动健身休闲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丰富健身休闲消费产品供给,拓展健身休闲消费市场规模,推进“悦动港城”全民健身品牌建设,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谋划建设深受百姓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的业余联赛体系。进一步丰富专业体育赛事和大众体育活动供给,谋划举办成体系的大型体育活动和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形成自主赛事活动品牌,发挥体育明星和运动达人示范作用,激发大众健身休闲消费需求。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业余运动等级标准、业余赛事等级标准,大力发展体育培训市场,支持创办专业体育培训机构,开发特色体育培训项目,增强健身休闲消费粘性。深化体教融合,广泛开展体育启蒙活动,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2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支持“互联网+”体育消费,拓展跨区跨境、线上线下、体验分享的健身休闲消费新业态。加强健身休闲产品市场、要素市场、技术市场和资本市场建设,大力发展资本、产权、技术、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市教育局、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012月前)
——完善健身休闲消费政策。改进健身休闲产品供给与健身休闲消费并重的政府扶持方式,构建适度竞争、消费挂钩、择优扶持的新机制。以特定方式向重点人群发放体育消费券,引导和增加群众健身消费。将健身休闲类服务项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建立绩效评价制度,逐步增加政府采购的类别和数量。加强健身休闲产业与金融机构合作,试点发行健身休闲联名银行卡,实施特惠商户折扣。推进健身休闲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整合推动各类电子商务平台为健身休闲消费提供服务。引导保险公司根据健身休闲运动特点和不同年龄段人群身体状况,开发场地责任保险、运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积极推动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相关责任保险发展。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手段,加强健身休闲消费过程中投诉举报的处置能力建设,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银监分局、市商务局、市食品和市场监督局;完成时限:202012月前)
——引导健身休闲消费理念。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引导大众树立科学健身理念,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健身休闲消费习惯。加强电视台体育周刊和报刊体育专版建设,积极利用手机应用程序(APP)等体育传媒新业态,积极推广体育文化。引导开发以健身休闲为主,融合文化、娱乐等综合内容的组合产品。促进消费者利用各类社交平台互动交流,提升健身休闲消费体验。(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工信局、秦皇岛日报社、秦皇岛电视台;完成时限:202012月前)
(五)提升健身休闲器材装备研发制造能力。不断加大创新升级能力,加强健身休闲相关器材装备企业的研发制造能力,多措并举提升我市健身休闲相关装备生产制造产业发展。
——加快健身休闲产业供给侧改革,加大创新升级力度。依托我市高校资源和外事资源,鼓励企业与高校和国际领先企业合作设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提升水上运动、山地户外运动、冰雪运动、航空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等器材装备制造水平。大力推进健身休闲用品智能制造,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接健身休闲个性化需求,开发新型运动康复装备、运动健身指导技术装备、可穿戴式运动设备等智能体育产品,鼓励大数据、机器人、高新材料等在体育用品研发、生产中的应用,建设智能车间(工厂),培育若干骨干企业和创新团队。支持开发适合不同人群需求的多样化健身休闲用品,拓展个性化健身休闲用品定制服务。支持企业、用户单位、科研单位、社会组织等组建跨行业产业联盟,引导健身休闲器材装备制造企业从生产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营销推广、运营服务等上下游领域延伸。结合传统制造业去产能,引导企业进军健身休闲装备制造领域。(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民政局、市食品和市场监督局;完成时限:20225月前)
——打造健身休闲产业品牌。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政策和资源优势,积极扶持我市企业创建和培育自主品牌,提升健身休闲器材装备的附加值和软实力。以科技创新引领健身休闲器材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本土优势和较强竞争力的健身休闲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以及专业化中小企业。帮助企业与各级各类运动项目协会等体育组织开展合作,通过赛事营销等模式,提高品牌知名度,推动优势品牌企业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扩大国际影响力。谋划举办秦皇岛体育产业大会、体育产业高峰论坛、体育装备展示大会等活动。(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科技局、市食品和市场监督局、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25月前)
(六)促进健身休闲产业融合实施“体育+”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角山、祖山、燕塞湖、黄金海岸等景区拓展体育旅游项目,鼓励旅行社结合健身休闲项目和体育赛事活动设计开发旅游产品和路线,重点推出一条山地健身休闲旅游路线和一条海岸健身休闲旅游路线。大力发展运动休闲游、等健身旅游服务,推进体育旅游观光、体育休闲体验、体育民俗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做好旅发大会重点项目的资源开发,完善健身休闲产业,促进后旅发大会时期“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市旅游委;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体育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建设局、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25月前)
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推动全民健身和大健康新医疗融合,发挥运动健身在疾病防御、慢性病防治和病后康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体医融合”,推广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服务,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发挥中医药在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打造养生文化游项目。推进社区健康促进服务中心、社区医疗中心、社区养老中心三位一体建设,提升社区医生或体质测定工作人员开具运动处方能力,提升全民健身指导水平。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体质测定等各类机构。(牵头单位:市卫计委;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体育局、市民政局、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25月前)
支持各地建设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推动体育与住宅、休闲、商业综合开发,带动商贸、会展、演艺、健身、养生等新型业态发展。促进健身休闲与文化、养老、教育、农业、林业、城建、水利、通用航空、交通运输等产业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建设局、市文广新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交通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水务局、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25月前)
(七)打造智慧体育。打造包含“秦皇岛智慧体育管理服务平台”,包括场地管理服务、人员管理服务、赛事活动管理服务、体育组织管理服务、科学健身指导等功能,不断完善秦皇岛市体育大数据信息,形成秦皇岛市体育事业工作数据库。深入探索“智慧体育”平台建设的深度与广度,引进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体感等技术,逐步开发智慧体育运动体验、智能体育制造、智慧体育培训等相关内容,大力发展体育互联网经济,加大对体育电子商务和体育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提升场馆预订、健身指导、体质监测、交流互动、赛事参与、器材装备定制等综合服务水平,构建健身休闲产业新生态圈。联合开发“智慧旅游”“智慧文化”“智慧体育”“智慧健康”“智慧养老”,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五网合一”为五大“幸福产业”奠定发展基础。(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体育局、市旅游委、市民政局、市文广新局、市卫计委;完成时限:20225月前)
五、完善健身休闲产业政策
(一)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清理不利于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有关规定,对保留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促进空域水域开放,完善市场准入标准和运行规则。依法依规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相关安保服务标准,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政务发布平台、信息交互平台、展览展示平台、资源交易平台。(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体育局、市工信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规划局、市城管局、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012月前)
(二)完善投入机制。市、县两级政府要将全民健身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保持相应增幅。用足用好省级体育产业引导股权投资资金、彩票公益金,对符合条件的健身休闲项目帮助争取相关项目资金。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制定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目录、办法及实施细则,加大对智库服务、基层健身组织和健身赛事活动的购买比重。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健身休闲企业上市。鼓励健身休闲产业项目建设采取融资租赁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拓展对健身休闲企业贷款的抵质押品种类和范围。(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体育局、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012月前)
(三)优化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将健身休闲产业用地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引导健身休闲产业项目科学选址、科学用地,合理控制用地规模,及时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对使用荒山、荒地、荒滩建设的健身休闲项目,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出让底价可按不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应收取相关费用之和的原则确定。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外布局的重大健身休闲项目,可按照单独选址项目安排用地。鼓励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供应健身休闲项目建设用地。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参与健身休闲项目。(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体育局、各县区政府、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北戴河新区管委;完成时限:202012月前)
(四)加强人才保障。加大健身休闲从业人员的引进和培训力度,提高健身休闲场所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健身休闲产业教学、科研和培训基地,开展各类健身休闲项目策划、运营管理、技能操作等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完善体育人才培养开发、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完成时限:202012月前)
(五)完善标准和统计制度。以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为基础,完善健身休闲产业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建立健身休闲产业监测机制。推动制定健身休闲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鼓励市内企业积极参与行业和国家标准制定,提高健身休闲产业标准化水平。(牵头单位:市统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体育局、市质监局;完成时限:202012月前)
各县区要根据本实施办法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具体落实意见和实施细则。要把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体育局、市发改委、市旅游委会同有关部门对落实本意见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重大事项及时向市政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