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2019年全市医政医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4-29        发布机构:        字体:[   ]

体裁分类:公告公示        主题分类:卫生、体育        文号:        索引号:000357739/2019-75

各县、区卫生健康局,市直有关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2019年全市医政医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秦皇岛市卫生健康委       

2019429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2019年全市医政医管工作要点

 

2019年全市医政医管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省医疗管理工作会议和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强化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突出重点,继续深化医改重点工作任务

(一)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工作。落实《秦皇岛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并落实医联体建设规划,建设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强化医联体网格化管理。对照深圳“罗湖模式”,以人、财、物一体化管理和医保基金“总额管理、结余奖励、合理超支分担”为重点,全面推开医联体建设,完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与大医院组建医联体”工作。

(二)推进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工作。贯彻落实《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施方案》精神,全面启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初步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标准化支撑体系、绩效考核信息系统,探索建立绩效考核结果运用机制。推动落实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三)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公立医院制度建设,协同推进医院章程制订。建立健全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管理制度,规范发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开展促进公立医院“三个转变、三个提高”专项行动。

二、提升能力,不断改善优质高效服务供给

(一)启动医疗中心建设。大力推进市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重点支持我市脑卒中筛查防治中心和胸痛中心在疾病诊治、人才培养、临床研究、医院管理等方面提升能力和水平。加强市、县级医疗中心建设,支持争创专科类市级和区域医疗中心。围绕肿瘤、心血管等专业,争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支持,引进高水平医院打造示范区高端医疗服务平台,带动增强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二)提升医院综合能力。贯彻落实《河北省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为依据,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等为核心,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拓宽县医院人才招引、专科建设和科研创新平台。有效落实县级医院功能定位,有效承担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任务,力争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制度。根据国家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量化评估内容,开展中期评估。

(三)明确专科建设计划。组织现有临床重点专科及建设专科全面评估,结合我市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转外就诊比例偏高病种及当今医学科技发展趋势,筛选确定优先发展或大力扶持的薄弱专科名单,强化肿瘤、呼吸、康复、病理、传染和精神病等专科能力建设,补齐儿科、麻醉等薄弱专科短板,指导医疗机构制订并实施专科提升计划。强化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等“5大中心”建设,提高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四)加快急救体系发展。进一步完善急救体系组织架构,规范市卫生应急调度中心运行管理,合理设置急救站点并纳入一体化管理。加快院前急救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建设,加快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对接,逐步实现院前、院内急救信息和资源共享,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救治成功率。

三、发展内涵,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

(一)强化医疗服务综合管理。完善等级医院评审制度,配合省卫健委开展我市三级医院评审评价和巡查工作,有序推进全市二级医院评审评价和巡查工作全覆盖,组建医院评审专家库,重点评价改进服务管理、加强护理管理、推进规范诊疗和病种费用控制等工作落实情况,力求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优。组织开展18项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督查活动,加强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监督管理。认真开展“民营医院管理年”活动,集中打击弄虚作假、过度诊疗、术中加价、套保骗保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曝光、约谈、关停、问责违规医疗机构力度,着力提升全市民营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

(二)规范临床技术应用。贯彻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认真执行限制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相关管理规范和技术规范。以限制类医疗技术为重点,建立健全负面清单管理、临床应用备案和公开、质量管理与控制、规范化培训考核及监督管理“五项制度”。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强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管理。

(三)继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规范质控中心建设,逐步扩大质控专业覆盖面,推动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继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组织开展电子病历分级评价工作,全市所有三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达到3级以上,推进院内全信息共享和医疗决策功能。

(四)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专科护理水平。以新生儿、重症医学等专业护理为重点,开展质量督导评价,进一步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持续深化优质护理,帮扶和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护理服务能力。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创新护理模式,扩大服务供给,促进本市护理人才合理流动和配置。做好纪念“5.12国际护士节”相关活动。

(五)持续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开展“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推进年”活动,建立医院感染联防联控机制和多学科协作防控模式,提升医院感染控制临床防控与专业监测协同性。推进医院感染质控信息化建设,实现医院感染指标过程监测、实时抓取。加强医疗废物和其他固体危险废物管理,推动建立医疗废物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医疗废物产生、分类、贮存、转移、利用、处置、交接全程在线监控。

(六)强化药学服务管理。加强抗肿瘤、抗菌、辅助用药等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加强药学部门和药师队伍建设,提升药事服务水平,推动药学服务模式转变。禁止公立医院承包、出租或向营利性企业托管药房。推进在医联体内建立统一的药品供应使用目录及药品联动管理机制,构建短缺药监测预警体系和药品监测管理网络体系,推进药学服务模式转变,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服务能力。

(七)强化血液安全管理。加强血液保障体系建设和血液质量安全管理。开展无偿献血优质服务行动,调整、新增献血点位,推进献血屋规范化建设,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力度。推进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临床用血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采用临床用血信息公示、推进自身输血技术开展等措施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血。探索建立血站“一类保障、二类管理”运行机制。

四、创新制度,创造良好医疗服务发展环境

(一)提高医疗服务效益。开展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等。深化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工作,完善互认、共享机构准入、退出机制。

(二)转变医疗服务模式。在二级以上医院全面推进日间手术,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推进无痛分娩试点工作,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为肿瘤、疑难杂症、多系统多器官疾病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进一步推广临床路径管理,继续扩大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病种和专业覆盖面。

(三)搭建智能就医平台。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开展智慧分时段预约。实现门诊挂号、结算缴费、检验检查结果查询、报告打印等自助功能,同步实现门诊患者诊间结算、住院患者床旁结算功能。推进互联网医院试点,依托实体医院延伸线上医疗服务,为常见病、慢病复诊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在线问诊、线上处方、药品配送”等服务,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五、全面推进,系统做好医政医管其他工作

(一)落实我省健康扶贫要求,做好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能力提升“春雨工程”,帮助受援医院发展专科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严格落实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和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政策。

(二)会同综治、公安、司法等部门开展联合督导检查,进一步推动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提高涉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三)加强部门间沟通对接,规范医疗损害鉴定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处理化解机制,推动我市医疗纠纷调处法制化建设。

(四)认真抓好传染病、突发重大事件等医疗救治、暑期医疗保障工作,规范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积极做好禁毒、助残、征兵体检等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