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围绕我市玉米、水稻、蔬菜、生猪、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和先进技术推广,市农业部门组织认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1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10个、实训基地20个,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100余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500人,普训农民20万人次;深入开展“百名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大力实施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合作社、服务家庭农场、服务贫困村“五线推进”,把农业骨干、技术、服务送到生产一线,为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提供精准服务。
一是农业科技服务进村入户工程。创新农技推广模式,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农忙季节抽调农业系统内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农业专家服务团,深入到农户、大棚、田间地头,技术指导农民15万人次,解决生产疑难问题300多个;开展农技进村入户,促进科技推广普及,按照省市“双创双服”“双百双进”“ 三进七送” 活动要求,扎实开展“百名青年干部下基层送服务”活动,先后深入相关县区,就特色产业及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开展项目验收、政策讲解,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二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对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进行调研走访,掌握全市农业产业布局、发展规模以及培育对象的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培训需求等情况,挑选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兼具的师资力量围绕主导产业,采取适应成人学习特点和农业生产规律的“分段式、重实训、强参与”培训模式,通过“案例教学+模拟训练、学校授课+基地实习、田间培训+生产指导”等形式,提高了培育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真正做到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不断扶持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队伍。